村镇银行改革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村改支”模式之外,村镇银行间的“多合一”吸收合并案例也不断出现。
这一趋势在常熟银行(601128.SH)旗下宜昌兴福村镇银行的案例中得到印证。7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以下简称“湖北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宜昌兴福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另外两家村镇银行。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方面告诉记者:“村镇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填补了大银行与小微金融服务不对称所留下的空白,对城乡居民、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资金需求起到救急作用,在深化小微普惠金融服务中起到催化剂作用。2020年以来,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村镇银行发展面临阶段性挑战,但部分村镇银行通过积极自救、化险脱困,已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多合一”合并样本
7月10日,湖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信息显示,同意宜昌兴福村镇银行吸收合并五峰金谷村镇银行、远安金谷村镇银行股份,并承接五峰金谷村镇银行、远安金谷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及各项权利义务。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3年以来,常熟银行陆续在宜昌地区发起设立4家“兴福系”村镇银行。截至2024年年末,4家“兴福系”村镇银行存贷规模超80亿元,支持信贷客户超4.7万户。2024年年末,宜昌地区4家“兴福系”村镇银行整合为一家村镇银行,即宜昌夷陵兴福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其他3家“兴福系”村镇银行,并更名为宜昌兴福村镇银行。
宜昌地区“兴福系”村镇银行合并之后,近期宜昌兴福村镇银行获批吸收合并两家非“兴福系”村镇银行,发起行为延边农商行。
常熟银行方面向记者表示:“近年来积极推进宜昌地区兴福村镇银行改革,整合村镇银行资源,更好地发挥支农支小、灵活高效的优势,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常熟银行是全国首家获得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投资管理行”)牌照的金融机构。该行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投资管理行控股34家“兴福系”村镇银行,注册地设立在海口,分布在湖北、江苏、河南、云南、海南和广东六省。截至2024年年末,总资产624.28亿元,贷款总额436.11亿元,存款总额536.12亿元。营业收入合计贡献26.74亿元,占全行24.52%。村镇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为71.08%,并且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05%。
记者了解到,目前常熟银行在村镇银行改革方面分多种方式稳步推进:在江苏省内积极吸收省内“兴福系”村镇银行成为常熟银行分支机构;推动湖北省“兴福系”村镇银行所在区域与邻近村镇银行合并改革,试行“多县一行”,以及选择连片地区村镇银行进行收购;此外,坚持村镇银行业务下沉,即向下扎根村镇,在金融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镇、村设立营业网点,进一步提升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能力,做优现有村镇银行。
常熟银行方面回复记者称,当前村镇银行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行是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在推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方面胸怀政治担当,具有先发优势。截至目前,收购体系外村镇银行8家。2024年完成江苏镇江丹徒村镇银行“村改支”,2025年完成南京江宁、宿迁宿城、扬州宝应村改支。通过参与村镇银行吸收兼并,有利于本行深化江苏省内分支机构布局、推动以地级市为单元集约化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空间与后劲。与此同时,本行稳妥推进体系内村镇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工作。2024年完成湖北宜昌地区4家“兴福系”村镇银行的“四合一”整合工作。通过整合,发挥综合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常熟银行方面指出:“未来,本行将继续积极稳妥地参与村镇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工作,并以此为契机锻炼与打造一支熟练并购政策与实操经验的并购队伍,为后续外延式并购储能蓄力。”
业内观点认为,小体量的村镇银行通过抱团形成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更强,在人力分配、资源共享、成本控制、品牌效应等方面能获得益处,也更有利于村镇银行的长久发展。
风险化解路径探索
村镇银行间的“多合一”合并模式已有先例可循。2024年8月,承德县恒升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平泉恒升村镇银行,并承接后者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2024年11月,石家庄恒升村镇银行获批吸收合并鹿泉恒升村镇银行和正定恒升村镇银行;2024年9月,邯郸邯山齐鲁村镇银行获批吸收合并成安齐鲁村镇银行、磁县齐鲁村镇银行、魏县齐鲁村镇银行、涉县齐鲁村镇银行4家村镇银行。
此前“多合一”合并案例主要出现在市域范围内同一发起行旗下的村镇银行的整合重组,通过“化零为整”形成跨越市域内多县区的地市级村镇银行。此次宜昌兴福村镇银行获批吸收的两家非关联村镇银行进行“跨行收编”,为村镇银行兼并重组提供更进一步探索。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方面认为,为推进村镇银行的规模化运营和发展,可以加快推进投资管理行和“多县一行”体制改革,让具备条件的发起行通过设立投资管理行,集中精力行使对村镇银行的集团化管理服务职能,促进存量村镇银行的整合优化,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布局、消化风险、降低成本。对旗下村镇银行数量较多的发起行,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构建“并表监管为主、法人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以集团并表的指标表现作为监管重点,单家村镇银行的指标表现作为辅助监测,切实落实并表管理和集团化运营,增强经营效能和实力。
2025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减量提质。
当前村镇银行风险化解工作正通过多元化路径有序推进。记者了解到,在行业整体机构数量精简优化的同时,部分村镇银行通过主动转型、强化风控等举措实现经营质量提升,风险化解成效逐步显现。
例如陕西省高陵村镇银行此前也曾面对经营挑战,自2023年年底开始该村镇银行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各种灵活有效措施脱困,现已从高风险行名单中退出,进入比较良性的发展态势。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方面指出,可以通过多元化分类处置措施推进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一是对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运转良好的村镇银行,应继续提供政策支持和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其稳健发展;二是对部分监管指标不达标但只要给予适当支持指导可以正常经营的村镇银行,应实行“一行一策”,加大发起行、股东和地方监管部门的帮扶力度,积极自救脱困,争取早日步入良性发展;三是对存在严重问题、必须兼并重组或退出市场的村镇银行,则实行“村改支”、属地优质银行吸收合并、关门清算等方式;四是在改革化险中切实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争取地方政府牵头或支持、参与,与监管部门、发起行联动,妥善处理各类问题,确保社会稳定。
在推动村镇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方面认为,商业银行已告别“躺赢时代”,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村镇银行在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监管政策可以在外部给予支持。具体来看,可进一步完善差异化监管体系,注意对实质性风险、违规行为的把握,并给予金融机构切实有效、可落地的工作指导;此外应理顺金融机构定位,构建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金融组织体系,大行集中精力服务国家战略,村镇银行着重做好服务民生;为更好地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在涉农贷款政策支持、存款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并引导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
线上股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